首页 > 医疗资讯 > 正文

北美社区医院和医学中心做病理科的区别

创建有明 2020-11-28

美国医生的临床工作基本都在遵从“循证医学”这个大框架下进行的,具体到每一次医疗活动就体现在按指南或最前沿Peer reviewed临床研究结果来指导临床工作。然而,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医学中心的医生的临床思维和社区医院还是有些许不同的。总结来看:社区医院多Defensive Medicine,而医学中心多Aggressive Medicine。而产生这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患者诊断流程影响的,其二是资源不对称导致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去年在MSKCC的时候,常见这样的诊断:诊断是B,尽管从形态学上外院的诊断A也没有错误,但是通过免疫组化和分子检验,我们最终确定诊断是B。B没有听说过?没关系,请参考我们团队5天前发表的文章。

在上述这个剧本中,A这个外院的诊断并无大错,只是由于受到诊断手段和认知的局限性并不准确。A和B两个诊断,临床上的治疗是一样的,而且形态学上不能区分,需要借助于分子检验才能诊断。但是两个不同的结果,在临床医生/患者眼里来看就是外院诊断错误,确实也会带来不小的压力。

换做在Yale和WashU的时候(相对降一级的肿瘤中心),美国专家会诊后更常见的诊断会是这样的:诊断是A,鉴别诊断B需临床除外。形态学表现更符合A,如需要可送分子检验。

而到了今年,在社区医院工作,同事们告诉笔者诊断应该是这样的:诊断为XX类肿瘤,鉴别诊断包括,但不限于ABCDEFG...,从形态学和有限的免疫组化来看,A可能性最大,但是BCDEFG...不能完全除外,需结合临床和影像表现分析。如有需要,可送到XX肿瘤中心会诊(送会诊的话,最后出报告的时候只要Agree就可以)。

上述剧本有些许夸张成分,而且只有极少数罕见病例才会这样。但是确实是社区医院所面临的一个困境。知识储备跟不上(医院里网络文献资源的access有限,而且通常需要繁琐的登录过程),而且可用于辅助诊断的检测手段更是捉襟见肘。社区医院的医生对自己报告被Overturn的担忧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这也牵扯了他们的绝大部分精力。

造成以上这样诊断措辞的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两点:患者诊断流程和资源不对称。对于社区医院而言,很多患者来到这里有一大部分只是筛查(笔者还在比较大的社区医院,90%的患者会选择在这里做治疗),那么患者很有可能拿到诊断后就会转诊到其它“更高级别”的医院。随着患者的转诊,病理切片会被复查,转诊医院的病理科会出一份新的报告。通常,在这个过程里,95%以上的报告都不出现大的修订,但是也有5%的报告会有出现意见的分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一定医学中心的诊断就100%正确,也存在“改错”的风险,而绝大多数修订都不会影响后续治疗,所以两个不同诊断的临床差异有限。然而,对于查看报告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有极大的概率会相信医学中心的报告(毕竟是后出的,而且还是权威)。往往这类事件发生后,大家对于社区医院的病理科的信任往往就会因此而下降。所以,不少社区医院的医生往往会给出一些鉴别诊断,然后等病人转诊后再等医学中心的病理科下最后的诊断,这样风险是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