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 正文

第二诊疗应该注意什么?

创建有明 2020-11-06

很显然,首先便是要选择专业的人士和机构。

《笑傲江湖》里,圣姑想治好令狐冲的病,请了平一指诊断,这是正确的操作,但是因为有认知的限制,之后便开始找来三教九流人士,让令狐冲吃了各种奇奇怪怪的药物。这幸亏是小说,金庸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病没治好,反而落下各种毒副作用、肝肾损伤。

其次,要学会客观对待诊疗意见。

有一个面临“该不该做心脏支架”问题的患者,一诊医生认为没有必要做;二诊医生认为支架有风险,倾向于不做;三诊的医生相对比较激进,建议做。患者感觉第三个医生建议不错,看了三次病,终于找到一个好医生。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个可做可不做的情况,但患者心里早已经做出了选择,问诊只是想找人来确定一下眼神。如果属于这种情况,相对来说会诊实际能提供的帮助不大。

再次,是要尊重专业建议。

由于如今很多知识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也确实有很多患者及家属学习能力不错,象海绵一样迅速掌握了很多信息。但是,这并不是就意味着一个吃瓜群众很快就可以成为一个医学大咖。

很重要的一点是,吃瓜群众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其实不见得有能力来判断医学信息的真伪。比如看到网上有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报道,一般的患者可能立马从一个“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出发,把一个个案当作救命稻草,以为无论如何可以试一下。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医生必须针对患者具体的病情,给出最合理的方案,而这个方案必须要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来支持。

因此,如果患者对循证医学医学的标准不了解,就应该尊重医生的专业判断,而不是纠缠于某些道听途说的治疗效果。

 

在请国外的医生会诊的时候,患者有时会问诸如冬虫夏草能不能吃的问题。别说是美国的医生,即便是国内三甲医院的专科医生,也会告诉患者:这些东西更本没有任何治疗疾病的证据。如果患者能放弃一些传统的习惯,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医生建议,那从第二诊疗意见中的获益会更多。

说到请外国医生会诊,有人可能会觉得费用比较贵。但是,问诊费用不能只是比较挂号费,其实还有很多相关的费用,比如到北京、上海等地二诊车马费、住宿费,另外加上医院会要求重新做一遍检查所需要的费用。相比之下,如果是通过视频问诊,这些费用是可以省去的,同时还可以省去托人找关系看医生的人情费,或者是挂号排队的黄牛费用。总之,需要整体估计一下相关的费用,才能比较出到底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对于感觉自己没有经济实力到外地看病的患者,是否意味着应该就近在家门口的医院问诊治疗呢?并不是这样的,且不说治疗的水平有差异,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到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专科肿瘤医院进行治疗,实际上比在家门口医院的成本要低。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却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正是为什么那么多癌症患者愿意到北京、上海看病的原因。

跟生活中的患者比起来,小说中的令狐冲是幸运的,因为遇到的只是不影响性命的内伤,而且搭上的人脉不错,江湖上各种资源都能用上。但是,现代的患者应该也是幸运的,因为现代医学已经不是江湖,有正规的医院可以提供治疗,也有商业性的提供第二诊疗服务的机构,即便没有令狐冲的人脉,也可以享受商业服务。

当然,问诊、治疗的费用是患者不可避免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才更有必要在治疗之前充分了解可能的治疗方案,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Barnett, M.L., et al., Comparative Accuracy of Diagnosis byCollective Intelligence of Multiple Physicians vs Individual Physicians.JAMA Netw Open, 2019. 2(3): p.e190096.

2. Payne,V.L., et al., Patient-initiated secondopinions: systematic review of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n diagnosis,treatment, and satisfaction. Mayo Clin Proc, 2014. 89(5): p. 6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