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 正文

日本肝病研究:诱导肝病并发症中肌肉萎缩的TNF-α来源于受损肝脏作用于骨骼肌

创建有明 2021-02-07

阐明肌肉萎缩的机制,它与患者的QOL降低和预后不良有关。

东京都健康长寿研究所1月28日宣布,该所已明确肝病的并发症肌肉萎缩是由受损的肝源性TNF-α引起的。 该研究由该中心肌肉老化与再生医学部研究生黑泽玉明、研究副主任上泉聪吉等人与东京大学合作进行。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细胞死亡与疾病》上。

当肝脏长期受损时,由于结缔组织增多而发生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 当肝硬化恶化时,可引起腹水和消化道出血,最严重时可导致肝衰竭和肝癌。

近来,骨骼肌萎缩已被认为是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 肌肉萎缩与患者QOL下降和预后不良有关,已明确制定了 "肝病肌萎缩的判断标准"。 本研究小组开展此项研究,旨在阐明肌肉萎缩作为肝病并发症的机制。

给予模型小鼠TNF-α抑制剂可明显降低肌肉质量、肌肉功能和肌肉萎缩。

在研究中,他们用胆管结扎(BDL)小鼠模型作为肝脏纤维化的模型,发现BDL可诱导肝脏纤维化和骨骼肌明显萎缩,表明BDL模型对分析肌肉萎缩作为肝脏疾病的并发症是有用的。 虽然肌肉萎缩被认为是肝病的次要影响,但研究人员推测,受损的肝脏会产生一种肌肉萎缩诱导因子,通过血液作用于骨骼肌,从而诱发萎缩。

为了证明血液中存在肌营养素诱导因子,他们收集了BDL处理小鼠的血液样本,并利用血清与分化的肌管细胞相互作用。 结果,用BDL处理的小鼠血清处理的肌管细胞与对照组小鼠血清处理的肌管细胞相比有明显的萎缩,说明BDL能诱导血液中的肌管诱导因子。

为了明确血液中肌松诱导因子的身份,我们重点研究了肌松蛋白(MSTN)和TNFα,据报道,这两种因子在肝纤维化时上调。 BDL发现TNFα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加,其基因表达在受损的肝脏中增加,但在骨骼肌中不增加。 此外,对BDL处理的小鼠给予依坦西普(TNFα抑制剂)后,虽然肝纤维化本身没有受到抑制,但肌肉质量、肌肉功能和肌肉萎缩明显降低。 这些结果表明,来自受损肝脏的TNFα通过血液作用于骨骼肌,诱发肝病的肌肉萎缩。

更多出国看病资讯可浏览创健有明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