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 正文

百年前“洋医生”初涉“医患关系”的故事

创建有明 2020-11-11

 


1905 年,美国医生爱德华· 休姆(Edward Hume)前往中国长沙。他憧憬着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大受欢迎,可以开设一所现代医院,并实现开办医科大学的梦想。没想到,船刚驶入湘江,便被好意提醒要格外注意当地人的排外情绪。在震惊中,这位洋医生只能告诉自己“没办法,不能回头了”。

休姆希望医学能成为友谊的桥梁。为了能和患者交流,他先学起了汉语,还取了个中国名字叫胡美。胡美将一个租来的破旧客栈改造成“雅礼医院”( 湘雅医院的前身)。消除怀疑最好的方法就是公开透明。医院粉刷一新,明亮整齐,工作室设在面朝街道的走廊上,旧式的纸窗都换成玻璃,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四处看。竭尽全力让前来医院的患者感到愉快,离开医院时感到所受服务物有所值。

医院开张那天,一位双目患白内障的老农民问胡美,“先生,你是哪里人?是不是宁波来的?”胡美很振奋,忙解释自己来自美国,并真诚地说道,“您能在开业这天光临我们医院是我们的荣幸。”老人说: “先生,我们中国人讲‘礼多人不怪’,我听到你每次询问患者‘阁下尊姓大名?府上何处?’就知道你会受欢迎的。”老人离开时,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不久会来请你治眼睛,我相信你能开刀做手术。”一位眼睛看不见的老人,仅凭听到的医生的言语,就决定托付自己的信任。可想而知,仅学了一年汉语的胡美, 语言并不会太流利,让他赢得信任的是言语中对患者的尊重和礼貌。

可是要赢取不同患者的信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一天,一位道台屈尊来医院就诊。胡美将道台的左手放在一叠书上认真诊脉,发现他发烧后又拿出温度计放其嘴中。取出温度计后,道台怒骂胡美不懂医,拂袖而去。胡美请教中国同行, 才知中医认为脉分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他只给道台的左手诊了脉,自然被认为不懂医。于是,除了学习中国文化外,胡美也努力去理解中国人的医学思想。胡美常想,当地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像相信中医一样相信西医呢?如今,西医已在中国普及。但是,今日之医者获得病家信任仍非易事,体察不同的病家特征及其需求,也仍是医者需要做的功课。